城隍庙神楼,又称乐楼,因庙前旧有神楼两座,俗称钟鼓楼。钟鼓乃古代乐器,古时候每当初一、十五或过庙会时,人们就要击鼓敲钟奏县乐,祭祀敬神,后人取古乐祀神之意,故名乐楼。据记载,该楼肇建于唐贞元十三年(公元797年),庙前旧有神楼两座,俗称钟鼓楼。元末战乱焚毁,明嘉靖年间复修,后又被公元1556年的关中大地震震毁。明万历十年(公元1582年)重修,始为现貌。城隍庙乐楼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梁柱式木结构建筑群。三座古楼,座北向南,飞檐斗拱,琉璃重檐岿然屹立于县城隍庙前。主楼高大宏伟,东西二楼玲珑精巧,如翼凌空,壮观。三座古楼并排矗立,以中间主楼为高大,通高20米,占地140平方米,进深5间,用32根柱子架叠木建成,其中有十根通天柱。在通天柱与廊柱之间建有空中回廊。主楼东侧有楼梯,游人可登楼观景,远山近景一目了然,楼顶样式为琉璃重檐三滴水歇山顶,飞檐斗拱,四挑角挂铃。东西二楼为方形亭式楼阁,各用14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,楼顶样式为琉璃,龙凤、套角兽和武士俑等琉璃配件装饰而成。抬头遥望楼顶,琳琅满目,只见仙人翘首,龙飞凤舞,栩栩如生,多彩绚丽,给人以美的感受。为了加强古建筑的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,陕西省文物局于2000年投入巨资对整个乐楼重新油漆彩绘,使这一古老建筑更加光彩夺目。同时,乐楼内还保存陈列着各类珍贵的历史文物,如:唐代陀罗尼经幢,金代大铁钟,元代大石佛和石碑等,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。2001年6月25日乐楼由国务院正式确立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它已成为澄城县的标志和象征。
历史文化
乐楼,原名城隍庙神楼,位于陕西澄城县西大街。三座古楼,坐北面南,飞檐重檐,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建筑群。主楼高大宏伟。东西二侧楼玲珑精巧、如翼凌空,壮观,是我省关中地区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已载入了《中国名胜词典》。她是我县的木结构建筑,被县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据《澄城县志》载,邑城隍庙在西门外,肇建于唐负元中(公元797年),庙前旧有神楼两座,俗称钟、鼓楼、后震毁其一。独存其右者,变凋邑几倾。万历十年(公元1582年),知县畅孟乐率民增修为三楼。始为现貌。此后虽屡经修缮,但仍保铭文。其中有简化汉字205个,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早的简化汉字。钟体还有铸有“梵书准提神咒”、“智炬如来心破地狱真言”,二者均为梵汉合体为研究梵书文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其它如:元代大醮盆、明代大铁灯、清代振威将军石生玉墓志铭、辛亥革命纪念碑、冯玉祥将军施政碑等碑石、墓志都有一定历史的文物价值,深受中外游客及广大观众赞赏。通过参观游览乐楼、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,革命传统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。
风土人情
一忌称呼不当: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“大师”、“法师”,对道士应尊称为“道长”,对住持僧应尊称为“长老”、“方丈”、“禅师”。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“喇嘛”,即“上师”之意。二忌礼节失当: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,微微低头,或单手竖掌于胸前,头略低,忌用握手、拥抱、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。三忌谈吐不当:与僧人、道人交谈,不应提及杀戮、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,以免引起僧人反感。四忌行为举止失当: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、指点议论、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,不可乱动寺庙之物,尤忌乱摸乱刻神像。如遇佛事活动,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。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,以免因孩子无知而作出失礼的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开放:9:00-17:0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